儘管全球基礎醫學研究的數量大幅增長,但只有一小部分基礎發現能轉化為改善人類健康的臨床療法和成果。
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僅需要研究人員、醫療專業人士和行業合作夥伴之間的密切合作,還需要跨越國界的協作。全球合作將促進知識交流,不僅在單個方案層面上實現真正的進展,更重要的是在整個領域內解決長期存在的瓶頸問題,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重覆努力。
適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一周年之際,由澳門轉化醫學中心、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招商投資促進局支持,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協辦的2025「一帶一路」大健康國際論壇 「通力合作:推動轉化研究的全球協作」 會議將於6月3日在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舉行。
在本次會議上,我們將匯聚來自全球領先轉化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探索不同地區之間的夥伴關系和合作方式,尋求推動轉化科學創新的最佳實踐。
會議日程
14:00-14:10 | 開場致辭 |
14:10-15:50 | 主旨演講(主持人:John Pickrell) |
14:10-14:30 | Péter Hegyi教授 演講主題:促進轉化醫學:歐洲視角分享 |
14:30-14:50 | Jerzy Duszynski教授 演講主題: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的橋梁:波蘭科學院Nencki實驗生物學研究所實踐分享 |
14:50-15:10 | Roland Eils教授 演講主題:數據拯救生命:國際健康合作中的人工智能 |
15:10-15:30 | Íscia Lopes-Cendes教授 演講主題:利用群體基因組學和多組學技術推進精準醫學 |
15:30-15:50 | Yao He教授 演講主題:澳門轉化醫學的崛起與跨域合作的未來藍圖 |
15:50-16:30 | 圓桌討論 |
16:30 | 會議結束 |
演講嘉賓介紹
Péter Hegyi教授 歐洲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基礎與臨床轉化科學教授兼主席、 匈牙利塞梅爾維斯大學轉化醫學中心主任和佩奇大學轉化醫學中心主任 | |
他專注於轉化醫學和腸胃病學,致力於縮小科學發現與臨床應用之間的差距,確保突破性的研究轉化推動現實世界的醫學進步。Péter Hegyi在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了 600 多篇科學論文,總影響因子超過 3000。 他研究成果發表的醫學期刊包括《自然醫學》、《胃腸病學》、《美國醫學會雜誌》和《柳葉刀》。 同時,他的轉化醫學項目橫跨 24 個國家,資助了 352 名博士生。作為歐洲科學院轉化醫學網絡TEA-NET(歐亞轉化網絡)的負責人,他還積極促進歐亞跨學科合作,促進知識交流,加快醫學創新。 |
Jerzy Duszynski教授 波蘭Nencki實驗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波蘭科學院院長顧問、波蘭科學院前任院長、波蘭科學院、歐洲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院 | |
2008 至 2009 年間曾擔任波蘭科學與高等教育部副部長,負責科學相關事務。Jerzy Duszynski 的研究興趣集中在生物能學、線粒體在細胞功能中的作用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他在《科學》、《生物化學》、《自然協議》、《生物化學雜誌》、《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學報》、《歐洲生物化學學會快報》等著名科學期刊上發表了大量研究論文。曾榮獲多項國際獎項,如法國學術棕櫚軍官勛章、日本旭日章等。 |
Roland Eils教授 德國國家科學院Leopoldina院士、德國柏林夏里特大學教授兼柏林健康研究所(BIH) 數字健康中心創始主任、 上海復旦大學智能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 | |
歐洲和其他地區公認的癌症和生命科學計算組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在將不同學科的新理念引入生命科學領域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Roland Eils作為第一作者或最後作者在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重點期刊上發表過大量重要研究,包括《細胞》、《自然》、《自然醫學》、《自然生物技術》、《自然細胞生物學》、《自然遺傳學》、《柳葉刀數字健康》、《美國科學院院刊》、《細胞生物學雜誌》和《分子系統生物學》。 他在同行評審期刊上發表了 700 多篇論文。 這些論文共被引用 82,000 多次,被 Clarivate 列為 2022 年多個學科交叉領域的 「高引用率研究員」。 |
Íscia Lopes-Cendes 教授 巴西坎皮納斯大學(UNICAMP)醫學遺傳學和基因組醫學教授,分子遺傳學實驗室主任,巴西科學院院士 | |
她還是世界科學院成員,世界衛生組織基因組學技術咨詢小組(TAG-G)成員, 巴西神經科學和神經技術研究所(www.brainn.org.br)首席研究員。Íscia Lopes-Cendes在坎皮納斯大學獲得醫學學位,並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獲得神經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她的研究重點是神經遺傳學,尤其是癲癇遺傳學。她的團隊利用先進的多組學技術,以其在新一代測序、復雜基因組數據的生物信息學分析、非編碼RNA和單細胞方法學方面的專長而聞名,研究疾病的分子機制並尋找新的治療靶點。 Lopes-Cendes 教授還在建立巴西精準醫學倡議(BIPMed, www.bipmed.org)和拉丁美洲基因組織(LatinGen, www.latingen.org)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領導了拉丁美洲基因組數據共享的先驅工作。 她在人群基因組學方面的研究極大地推動了巴西公共衛生系統基因組檢測的實施,並為巴西遺傳疾病患者護理公共政策的製定提供了信息。 |
Yao He 何耀教授 澳門轉化醫學中心主任、澳門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兼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 |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醫學光子學分會副主任兼常務委員。何耀教授主要聚焦於納米生物醫學及轉化醫學領域,為抗衰老及相關重大疾病精準診治提供新工具和新方法。作為研究生導師,已培養70余位研究生獲碩士或博士學位(部分畢業生赴哈佛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深造或任職);已發表學術文章200餘篇,論文被引用 2萬餘次;授權或申請國家專利30餘項;作為主編出版英文專著1部(出版社:施普林格)。 |
相關報道:Nature Portfolio